医疗卫生

首页 > 医疗卫生 > 考试题库 >

2021济宁卫生招聘考试医点通【中医篇】——第一部分迎战备考(知识点16-18)

济宁中公教育 2021-01-11 09:47:30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知识点 16·咳嗽的辨证论治★★★

  1. 风寒袭肺

  辨证要点: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重,发热轻,舌苔薄白,

  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代表方剂:三拗汤;止嗽散。

  2. 风热犯肺

  辨证要点:咳嗽频剧,痰黏稠或黄,发热重,恶寒轻,舌苔薄黄,脉

  浮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肺,宣肺止咳。代表方剂:桑菊饮。

  3. 风燥伤肺

  辨证要点: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代表方剂:桑杏汤;杏苏散。温燥用

  桑杏汤,症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喉痒,咽干痛,舌红干少津,脉浮数。

  凉燥用杏苏散,症见燥证与风寒并见,干咳少痰,咽干鼻燥,恶寒发热,

  头痛无汗,苔薄白而干。

  4. 痰湿蕴肺

  辨证要点: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代表方剂: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

  辨证要点:痰多质黏厚或稠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

  辨证要点: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胸胁胀痛,咳时引痛,

  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脉弦数。

  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代表方剂:黛蛤散+泻白散。

  7. 肺阴亏耗

  辨证要点: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咽干口渴,或见阴虚内热证,

  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代表方剂:沙参麦冬汤。

  【思维导图】

  【巩固训练】

  1. 患者,咳嗽日久,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黏腻,色白,晨起痰多,

  胸闷脘痞,纳少,体倦,便溏,苔白腻,脉濡滑。其最佳选方是:

  A. 香砂六君子汤

  B. 二陈平胃散和三子养亲汤

  C. 清金化痰丸

  D. 补中益气汤

  【答案】B。解析:晨起痰多,咳嗽日久,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

  黏腻,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而纳少,体倦,便溏,苔白腻,

  脉濡滑兼为脾虚湿盛之证,故此为咳嗽之痰湿蕴肺证,选用二陈平胃散和

  三子养亲汤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2. 干咳无痰,咽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少津,治宜:

  A. 杏苏散 B. 桑杏汤

  C. 桑菊饮 D. 三子养亲汤

  【答案】B。解析:该症状属于风燥伤肺证,治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用桑杏汤加减。

  知识点 17·胃痛★★★

  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

  辨清虚实寒热、在气在血;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1. 实证: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

  2. 虚证: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3. 寒证: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4. 热证: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

  【思维导图】

  【巩固训练】

  1. 关于胃痛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胃脘冷痛,得温则舒者属寒

  B. 胃脘痛灼热,痛热急迫者属热

  C. 得食痛甚,拒按者属实

  D. 若嗳腐吞酸,恶心厌食者属气滞

  【答案】D。解析:若嗳腐吞酸,恶心厌食者属食积。

  2. 胃痛发病的关键病机是:

  A. 气虚 B. 气怯

  C. 气陷 D. 气滞

  【答案】D。解析: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

  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以理气和胃

  为治疗大法。

  知识点 18·眩晕的辨证论治★★★

  1. 肝阳上亢证

  辨证要点: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遇烦劳、郁怒而加重。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代表方剂:天麻钩藤饮。

  用药:天麻、石决明、钩藤、牛膝、杜仲、桑寄生、黄芩、山栀、菊花、

  白芍。

  2. 痰浊中阻证

  辨证要点:眩晕,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

  用药:半夏、陈皮、白术、苡仁、茯苓、天麻。

  3. 瘀血阻窍证

  辨证要点:眩晕时作,头痛如刺,口唇紫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

  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细涩。

  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代表方剂:通窍活血汤。

  用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白芷、菖蒲、当归、地龙、全蝎。

  4. 气血亏虚证

  辨证要点: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白,神疲乏力。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代表方剂:归脾汤。

  用药: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远志、

  枣仁。

  5. 肾精不足证

  辨证要点:眩晕日久不愈,腰酸膝软。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代表方剂:左归丸。

  用药:熟地、山萸肉、山药、龟板、鹿角胶、杜仲、枸杞子、菟丝子、

  牛膝。

  【思维导图】

  【巩固训练】

  1. 患者眩晕头痛如蒙,自觉天旋地转,少食多寐,胸闷呕恶,舌苔白腻,

  脉弦滑,宜选:

  A. 天麻钩藤饮 B. 血府逐瘀汤

  C. 镇肝熄风汤 D. 半夏白术天麻汤

  【答案】D。解析:该方证的病机是风痰上扰,故选 D。

  2. 治疗气血亏虚之眩晕的主方应选:

  A. 炙甘草汤 B. 归脾汤

  C. 加味四物汤 D. 当归补血汤

  【答案】B。解析:归脾汤有补益气血,健脾养心,主治因心脾两虚,

  气血不足而导致的眩晕等。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医疗卫生<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