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首页 > 医疗卫生 > 考试题库 >

2021济宁卫生招聘考试医点通【中医篇】——第一部分迎战备考(11-15)

济宁中公教育 2021-01-11 09:44:17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知识点 11·建中汤★★

  1. 小建中汤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证候: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

  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

  脉细弦。

  方药组成:饴糖、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

  2. 大建中汤

  主治: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证候: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

  上下痛而不可触近,手足厥冷,舌质淡,苔白滑,脉沉伏而迟。

  方药组成:蜀椒、干姜、人参、胶饴。

  【思维导图】

  【巩固训练】

  1. 既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又可以调和阴阳,柔肝理脾的方剂是:

  A. 理中丸 B. 小建中汤

  C. 逍遥散 D. 一贯煎

  【答案】B。解析:小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同时又

  可以调和阴阳,柔肝理脾。

  2. 小建中汤与大建中汤共同的药物组成是:

  A. 桂枝 B. 干姜

  C. 芍药 D. 饴糖

  【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方剂学 - 大建中汤和小建中汤

  的组成鉴别。(2)小建中汤的组成: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

  饴糖。其功用为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大建

  中汤的组成:蜀椒、干姜、人参、胶饴。大建中汤的功用:温中补虚,降

  逆止痛。主治: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两方均含有饴糖,故

  选 D。

  知识点 12·补中益气汤★★★

  1. 组方: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柴胡、升麻。

  2.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3. 主治

  (1)脾胃气虚证;

  (2)气虚下陷证;

  (3)气虚发热证。

  4. 配伍特点

  (1)益气与升提并用,补中寓升;

  (2)针对气虚发热,“甘温除热”。

  【思维导图】

  【巩固训练】

  1. 下列关于补中益气汤功效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益气健脾

  B.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C.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D.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答案】D。解析:补中益气汤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①脾

  气虚证,症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

  淡脉虚;②气陷证,症见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久泻久痢,崩漏;③

  气虚发热证,症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2. 患者时时眩晕,面白少神,便溏下坠,脉象无力,应当选方:

  A. 十全大补汤 B. 黄芪汤

  C. 参苓白术散 D. 补中益气汤

  【答案】D。解析: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辨证为中气下陷,选用补中益气汤。

  知识点 13·参苓白术散★★

  1. 组方:四军一连杀遍大山埂(四君子汤 + 薏苡仁、莲子肉、砂仁、

  白扁豆、大枣、山药、桔梗)。

  2.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3. 主治:脾虚湿盛证。症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

  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4. 配伍特点

  (1)益气补脾配渗湿止泻,补泻同施;

  (2)补气渗湿配升浮,降中寓升,载药达肺,以“培土生金”。

  【思维导图】

  【巩固训练】

  1. 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肺气虚,久咳多痰的方剂是:

  A. 百合固金汤 B. 参苓白术散

  C. 二陈汤 D. 苏子降气汤

  【答案】B。解析:培土生金法即补脾益气的方法,“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所以应选参苓白术散。

  2. 参苓白术散中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和桔梗外,尚有:

  A. 黄芪、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B. 莲子肉、薏苡仁、砂仁、白扁豆、山药

  C. 黄芪、当归、砂仁、白扁豆、山药

  D. 莲子肉、薏苡仁、砂仁、当归、陈皮

  【答案】B。解析: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

  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

  知识点 14·吴茱萸汤★★

  1. 组方: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

  2.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3. 主治:

  (1)胃寒呕吐证。食谷欲呕,或兼胃脘疼痛,吞酸嘈杂,舌淡,脉沉

  弦而迟。

  (2)肝寒上逆证。干呕吐涎沫,头痛,巅顶痛甚,舌淡,脉沉细。

  (3)肾寒上逆证。呕吐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舌淡脉沉细。

  【思维导图】

  【巩固训练】

  1. 吴茱萸汤的组成是:

  A. 吴茱萸、人参、干姜、大枣

  B. 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C. 吴茱萸、白术、生姜、大枣

  D. 吴茱萸、白术、生姜、甘草

  【答案】B。解析:吴茱萸汤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组成。

  2. 吴茱萸汤的功用是:

  A. 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B.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C. 益气健脾,温化痰饮 D. 温中补虚,养血通脉

  【答案】B。解析:吴茱萸汤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组成。方中

  吴茱萸、生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人参、大枣补益中虚。其功用是温中补虚,

  降逆止呕。

  知识点 15·喘证★★★

  1. 实喘

  (1)风寒壅肺证

  辨证要点: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闷胀,痰多稀薄+外感风寒表证。

  治法:宣肺散寒。

  代表方剂: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用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桑白皮、紫苏子、赤茯苓、陈皮。

  (2)表寒肺热证

  辨证要点:喘逆上气,息粗,鼻煽,咳痰稠黏烦闷,口渴+外感风寒表证。

  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甘石汤。

  用药: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3)痰热郁肺证

  辨证要点:痰多质黏色黄或夹有血丝,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代表方剂:桑白皮汤加减。

  用药: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鱼腥草、公英、双花、连翘、杏仁、

  贝母、半夏、苏子、知母、射干、栝楼皮、地龙。

  (4)痰浊阻肺证

  辨证要点:咳嗽痰多,黏腻色白,舌苔白腻,脉滑或濡。

  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代表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用药: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5)肺气郁闭证

  辨证要点: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喘促,脉弦。

  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代表方剂:五磨饮子加减。

  用药:乌药、沉香、槟榔、枳实、木香。

  2. 虚喘

  (1)肺气虚耗证

  辨证要点:喘促短气,气怯声低,自汗畏风。

  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代表方剂:生脉散合补肺汤。

  用药: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党参、熟地、冬虫夏草、桑白皮、

  紫菀。

  (2)肾虚不纳证

  辨证要点: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

  治法:补肾纳气。

  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用药:熟地、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桂枝、附子、人参、

  蛤蚧、桑白皮、知母、贝母、杏仁、甘草。

  (3)正虚喘脱证

  辨证要点: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

  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代表方剂: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用药:人参、黄芪、炙甘草、山萸肉、冬虫夏草、五味子、蛤蚧粉、龙骨、

  牡蛎。

  【思维导图】

  【巩固训练】

  1.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自汗恶风,烦热口干,面部潮红,舌红苔少,

  脉细数,宜用何方:

  A. 参蛤散

  B. 金水六君煎

  C. 黑锡丹

  D. 生脉散合补肺汤

  【答案】D。解析:题中诊断为肺气虚耗,治法补肺益气养阴,选方生

  脉散合补肺汤。

  2. 某男,28 岁,喘逆上气,息粗鼻煽,咳而不爽,痰吐稠黏,形寒身热,

  身痛无汗,口渴,苔薄白或黄,质红,脉浮数。治疗方剂宜首 选:

  A. 麻黄汤 B. 小青龙汤

  C. 麻杏石甘汤 D. 桑白皮汤

  【答案】C。解析:题中证属表寒肺热型喘证,治法解表清里,化

  痰平喘,选方麻杏石甘汤。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医疗卫生<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