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济宁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5.10)
1.操作机械的工人,一边观察仪表,一边控制和调节操作,有时还能注意周围环境的情况,这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性
2.“矫正错误”是注意的( )。
A.选择功能
B.整合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和监督
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过程离不开(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4.“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是知觉( )的表现。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突然敲门声,打断教师讲课,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属于下列哪种注意现象?(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6.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7.注意的功能有(多选题)。
A.选择功能
B.调节功能
C.抑制功能
D.维持功能
8.以下几种现象中,能够典型表现“注意的集中性”的是(多选题)。
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B.“一目十行”
C.学习英语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
D.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9.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所有经验对掌握科学概念来说都是有益的。(判断题)
10.注意是心理活动得以顺利实现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条件,它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例如,边听课边做笔记,边观察边控制。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是指注意可以调控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使偏离目的的活动得到纠正。故选D。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注意,如果对事物不加注意,就会产生“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的现象。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知觉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正是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突然的敲门声引起的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故选A。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感觉是个别属性的反应,而知觉是整体属性的反应。
7.【答案】ABD。中公教育解析:注意具有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8.【答案】AD。中公教育解析:“一目十行”体现的是注意的范围(广度);学习英语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体现的是注意的分配。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经验既有促进功能,又有阻碍功能。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注意是伴随着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