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济宁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4.5)
【每日一练】
1.( )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系统化过程。
A.课程设置
B.课程设计
C.课程目标
D.课程计划
2.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 )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D.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
3.校本研究的主体是(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4.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就是使学生( )。
A.尊重老师、同学
B.正确对待知识、他人和社会
C.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
D.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 )。
A.从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
B.从小就进行科学研究
C.树立当科学家的雄心斗志
D.尊重、理解、热爱科学
6.下列课程类型中最主要、最常用的课程是(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核心课程
7.下列哪些教育家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多项选择题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8.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多项选择题 )。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9.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判断题 )
10.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后,小学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以综合与分科课程相结合为主。( 判断题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系统化的活动。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就是使学生正确对待知识、学习、他人和社会。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为此,新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在各个学科中渗透科学精神,要求尊重、理解、热爱科学。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常出现的是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都属于学科课程。
7.【答案】BCD。中公教育解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8.【答案】ACD。中公教育解析: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包括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