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济宁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3.31)
【每日一练】
1.下列教学活动中不属于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是( )。
A.学习外语,提高学习外语的水平
B.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倡节俭
C.播放爱国影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D.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2.提出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科尔伯格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体现的教育方法是( )。
A.锻炼法
B.陶冶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4.张某是高中一年级学生,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根据班里的其他同学的性格特征画人物漫画。班主任发现后,并没有严厉批评他,而是充分肯定了他的绘画天赋,并且让他担任宣传委员,具体负责黑板报和“课外园地”的设计工作。在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鼓励下,张某不仅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克服了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毛病,后来还如愿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在对待张某上课画漫画这件事上,班主任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
A.疏导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5.为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班主任王老师要求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体会父母劳动的辛苦,王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修养指导法
C.实际锻炼法
D.环境陶冶法
6.下列观念中,不符合德育原理的是( )。
A.“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故学生不能与品行不良的同学交往。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故教师要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
C.“有比较,才有鉴别”,故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可以使用反面教材。
D.“听其言而观其行”,故教师不宜要求学生犯了错误总要写检查。
7.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有(多项选择题 )。
A.疏导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E.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判断题 )
9.“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体现了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判断题)
10.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是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判断题 )

【每日一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德育教育的途径有: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外语学习不属于德育教育。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科尔伯格和皮亚杰。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本题中“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强调的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品德的方法,属于锻炼法。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长善救失原则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实践锻炼法师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题干中老师通过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情体会劳动辛苦。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体现了外在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但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片面说学生不能与品行不良的同学交往是不正确的。
7.【答案】ABCE。中公教育解析: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有: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原则、平行教育原则等。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结合德育规律,教师要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体现在德育过程之中,所以答案正确。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普遍伦理定向阶段是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