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济宁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儿童游戏的分类
2021济宁教师招聘大部分地区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教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30%和70%,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针、科技知识等基础性知识。那么怎样备考成为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济宁教师招聘考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师招聘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快来一起学习吧~今天整理的内容为:
在学前儿童中,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常常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的知识点,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以表格形式看看儿童游戏的分类。
1.皮亚杰的游戏分类(按照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
类型 |
年龄段(认知阶段) |
表现和特点 |
示例 |
练习性游戏 (感觉运动游戏) |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最早的一种游戏形式 |
获得的快感; 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 可以是徒手游戏,也可以是操作物体 |
反复踢被子 反复拍皮球 |
象征性游戏 (符号游戏或假装游戏) |
前运算阶段 ( 2~7 岁) ?儿童游戏的高峰 ?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 |
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出现了象征性符号) 模仿和想象; ?象征性游戏并不是一种“货真价实” 的模仿性行为 |
过家家时,用树枝代替筷子; “以竹代马”; 角色扮演(角色游戏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
规则游戏 |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
按照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 摆脱了具体情节的象征而进一步抽象化 |
跳房子、跳皮筋、下棋、打牌等 |
注意:在前运算阶段儿童还会出现一种结构游戏,也叫建构游戏。它是指儿童利用材料进行有目的和计划的建构。例如搭积木(积塑)、拼图、泥塑、手工。
2.帕顿的游戏分类(按照儿童的社会行为划分)
阶段 |
出现年龄段 |
特点 |
交往 |
示例 |
偶然行为 (无所事事) |
婴儿期 |
暂时感兴趣的事情吸引 单纯动作 |
无 |
偶尔在椅子上爬上爬下 |
旁观游戏 |
儿童的学步早期 |
自己不玩,看别人玩 |
无,只看 |
儿童看其他人玩积木但自己不玩 |
单独游戏 |
儿童学步中期 |
自己玩自己的 |
无交往 独自 |
儿童独自玩自己的积木,不管别人 |
平行游戏 |
儿童学步后期和3岁左右 |
各玩各的; 但会相互模仿,材料相似 |
无交往 有模仿 |
各自玩各自的积木,但模仿别人的搭积木 |
联合游戏 |
3~4 岁儿童 -中班为主 |
一起做游戏; 但无共同目的和分工 |
有交往 无合作 |
借还玩具中短暂交谈的行为 |
合作游戏 |
4 岁或更大 -大班为主 |
一起做游戏; 有分工和规则意识 |
有交往 有合作 |
两个儿童玩过家家,一个扮演医生一个扮演病人 |
现在大家对游戏的分类有所了解,让我们一起做题来练习一下吧!
【单选题】婴儿偶尔用双脚蹬席子发出响声后,他就会连续的用脚去蹬席子让它再度发出声响。这种游戏按照皮亚杰的游戏分类,属于(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练习性游戏
【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游戏分类。练习性游戏也称为感觉运动游戏,这个阶段的游戏最初是通过自己的身体作为游戏的中心,逐渐地会摆弄与操作具体物体,并不断反复练习已有动作,从简单的、重复的联系中,尝试发现、探索新的动作,从而使自身获得发展。题干中儿童连续的用脚去蹬席子是一种反复练习的动作,因此属于练习性游戏,D选项正确。
选项A,规则性游戏是7—11岁的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与具体运算阶段相对应。
选项B,结构游戏,也叫建构游戏。它是指儿童利用材料进行有目的和计划的建构。例如搭积木(积塑)、拼图、泥塑、手工。
选项C,象征性游戏又称符号游戏,这个阶段的游戏中出现了象征物,儿童把一种东西当作另一种东西来使用。
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