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济宁事业单位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月31日)
1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7岁小孩到商城购买一部手机
B.某成年人通过书面遗嘱捐赠图书,但没有到公证处公证
C.两位成年人签订一份买卖象牙的合同
D.某酒厂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冒充五粮液卖给消费者
2.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对乙应当如何处理?
A.应当免除处罚B.可以免除处罚
C.应当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处罚
3.初中生甲现年13岁,整日在校园中欺凌同学,一日在抢劫同学乙财物时遭到反抗,遂将乙推下教学楼,致乙死亡,甲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B.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且应负刑事责任,但免于处罚
C.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D.待其满14周岁后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宽处罚
4.李某以请客为名,用酒精将高某灌醉,然后把高某扶到一个偏僻无人处,将高某的钱包(内有人民币6000元)拿走。李某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B.盗窃罪C.抢劫罪D.侵占罪
5.以下各项关于成年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B.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可以视为成年人
C.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答案】B。解析:《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属于合法民事行为。本题中A项7岁小孩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效。C项属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行为,无效;D选项为欺诈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设立遗嘱不以经过公证为要件,所以遗嘱未经公证不影响遗嘱的效力,B项满足民事法律行为要件,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故本题选B项。
2.【答案】C。解析:乙在杀人过程中心生怜悯,产生了悔意,自动停止了犯罪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了死亡结果的出现,因而属于故意杀人罪的中止。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由于仍对被害人造成重伤损害,因此应当减轻处罚。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C。解析:材料中甲只有13岁,不满14周岁,对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构成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故本题答案选C。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抢劫罪的认定。《刑法》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抢劫罪的犯罪模型是对人暴力,侵犯的权益是财产权和人身权。抢劫罪中的“暴力”是指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的行为,包括灌醉、迷醉、麻醉等行为。本题中李某将高某灌醉后将钱拿走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故本题选C。
5.【答案】B。解析:《民法总则》第十八条规定,“十六周年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项的情形只能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满十八周岁,不可以视为成年人。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