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首页 > 医疗卫生 > 考试题库 >

2021年济宁事业单位卫生类考试—临床单选题每日一练(2021.3.10)

济宁中公教育 2021-03-15 14:18:57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1. 患儿男,4岁,一周前出现发热、流鼻涕、流泪、畏光等症状,3天前母亲在其颊黏膜上发现白色小点,该患儿最有可能是:

  A.麻疹 B.水痘

  C.乙脑 D.猩红热

  E.幼儿急疹

  2. 麻疹患者合并肺炎时应隔离至出疹后: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5天

  3. 符合水痘的出疹特点正确的是:

  A.自耳后、发际及颈部开始,自上而下遍及面部、躯干和四肢

  B.首发于头、面和躯干,继而扩展到四肢

  C.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迅速波及全身

  D.退热后出疹

  E.针尖大小的充血性皮疹

  4. 患儿男,6岁,身体状况良好,2天前进食路边摊后出现腹泻,每次3次左右,无脱水貌。今日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血压下降,精神萎靡,瞳孔反射消失。该患者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轻度脱水 B.乙型脑炎

  C.甲型肝炎 D.重症腹泻

  E.中毒性菌痢

  5. 引起猩红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大肠杆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志贺菌

  E.柯萨奇病毒

  6. 关于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

  B.唾液腺不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易损伤和细菌感染

  C.婴幼儿肠系膜柔软而长,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

  D.单纯母乳喂养儿以大肠杆菌占绝对优势

  E.胰酶出现的顺序是最先出现胰蛋白酶

  7. 患儿女,5岁,三天以来出现了腹泻伴呕吐,食欲不振,每日5~6次,蛋花汤样便。皮肤弹性较差,眼窝轻度凹陷,精神萎靡,哭时泪少。请预估该患儿丢失量:

  A.30~50%ml/kg B.50~800ml/kg

  C.50~100ml/kg D.100~120ml/kg

  E.120~150ml/kg

  8. 小儿重度脱水伴有循环不良和休克时首选的补液种类是:

  A.2:1等张含钠液

  B.1/2张含钠液

  C.2/3张含钠液

  D.1/3张含钠液

  E.3/4张含钠液

  8. 引起猩红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大肠杆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志贺菌

  E.柯萨奇病毒

  9. 2∶3∶1含钠液的张力为:

  A.1/3张

  B.等张

  C.1/2张

  D.2/3张

  E.1/5张

  10. 关于小儿腹泻补液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先快后慢

  B.先糖后盐

  C.先浓后淡

  D.见尿补钾

  E.见酸补碱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儿科学-感染性疾病-麻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斑)及皮肤特殊性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麻疹黏膜斑(Koplik):出疹前1~2天出现,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为白色小点,是早期的特征性体征。符合题干描述,BCDE选项均不会出现麻疹黏膜斑,故本题选择A。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儿科学-感染性疾病-麻疹。麻疹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因严格控制传染源,也是作为预防的重要措施。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易感者隔离检疫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儿科学-感染性疾病-水痘的出疹特点。典型水痘的表现:出疹前可出现发热、不适等,之后24~48小时出现皮疹,皮疹特点是:首发于头、面和躯干,继而扩展到四肢(B对),末端稀少,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可有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出现,皮疹结痂后多不留瘢痕。A为麻疹的特点,CE为猩红热的特点,D为幼儿急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儿科学-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也称为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可出现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其中中毒性菌痢起病急,病情重。中毒性菌痢:多见于2~7岁儿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但肠道症状轻微。可有嗜睡、昏迷、抽搐,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按照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

  (1)休克型:较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2)脑型: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昏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等表现。

  (3)混合型:兼有以上两型表现,病情最为凶险,病死率高。

  结合题干患儿表现,最有可能出现的是中毒性菌痢,故本题选择E。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儿科学-感染性疾病-猩红热。本题为记忆性题目,猩红热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退疹后片状脱皮为特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解剖特点。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有:

  (1)口腔:唾液腺不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易损伤和细菌感染。

  (2)胃: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

  (3)小肠:婴幼儿肠系膜柔软而长,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

  (4)胰:胰酶出现的顺序是最先出现胰蛋白酶,最后出现胰淀粉酶。

  (5)肠道细菌:单纯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

  (6)食管: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腺体缺乏,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常发生胃食管反流。单纯母乳喂养以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D错),人工喂养以大肠杆菌占优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根据题干该患儿腹泻伴呕吐,食欲不振,每日5~6次,蛋花汤样便。皮肤弹性较差,眼窝轻度凹陷,精神萎靡,哭时泪少。可判断为中度脱水,中度脱水丢失量为50~100ml/kg。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补液。第一天静脉补液方案:

  ①快速扩容:使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A对)。伴有循环不良和休克的重度脱水患儿需扩容;轻、中度脱水无需快速扩容。

  ②纠正累积损失量:低渗性脱水使用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使用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使用1/3张含钠液。

  ③继续补液: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补液相关知识点。本题为计算类题目,张力即维持渗透压的能力,葡萄糖无张力。临床上2∶3∶1含钠液就是指2份0.9%氯化钠+3份5%或10%葡萄糖+1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液体总份数为6份作为分母,葡萄糖无张力,故含张力的液体份数为3份作为分子,所以张力为1/2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补液原则。临床上,小儿补液遵循的原则是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B错)、见尿补钾、见酸补碱(重度酸中毒者)。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医疗卫生<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