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济宁事业单位卫生类考试—康复单选题每日一练(2021.3.8)
1. 关于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7个月可将积木从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上
B.12个月可乱涂画
C.6岁能系鞋带并打活结
D.4个月可换手等动作
2. 下列有关原始反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反射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又称新生儿反射
B.新生儿的原始反射已高度发育,是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
C.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中脑
D.常见的原始反射有:拥抱反射、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手握持反射等
3. 小儿听到叫自己名字时能转向声音发出处,模仿摇手说Bye-Bye的时间是:
A.3~6个月 B.6~9个月
C.9~12个月 D.12~18个月
4. 以下哪项不属于原始反射:
A.觅食反射 B.手握持反射
C.紧张性迷路反射 D.平衡反射
5. 小儿听觉发育完善在那个时期:
A.18个月 B.2岁
C.3岁 D.4岁
6. 关于小儿运动发育的发育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A.从上到下 B.从集中到泛化
C.从泛化到集中 D.从近到远
7. 关于小儿肌张力增高的表现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角弓反张 B.尖足
C.头背屈 D.W字姿势
8. 胎儿期脊髓下端平面:
A.第1腰椎下缘 B.第1腰椎上缘
C.第2腰椎下缘 D.第2腰椎上缘
9. 以下不属于稳定性运动功能障碍的是:
A.肌营养不良 B.脑外伤
C.脊柱裂 D.脊髓损伤
10. 关于患儿的注意发育错误的是:
A.3岁以前的注意基本属于无意注意
B.3岁以后开始发展为有意注意
C.5~6岁后儿童能较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D.注意发育不属于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发育学-第四章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精细运动发育过程的相关知识点。(2)精细动作的发育: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示指拾物,喜撕纸;12~15个月时学会用匙,乱涂画;18个月时能叠2~3块方积木;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4~5岁的儿童则能用剪子剪东西;6岁能系鞋带并打活结。故此题选D。
2.【答案】B。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发育学-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第一节粗大运动发育规律-反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2)A项,原始反射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所以原始反射称为新生儿反射。B项,众多的原始反射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C项,原始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脑桥,而不是中脑。D项,常见重要的原始反射包括拥抱反射、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手握持反射、足握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侧弯反射、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D项,与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密切相关的反射发育包括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应。故此题选B。
3.【答案】B。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发育学-第五章婴幼儿言语语言发育-第一节语言发育的规律-婴儿期前言语行为的相关知识点。(2)6~9个月的婴儿听到叫自己名字时能转向声音发岀处,安静地注意听别人讲话或注视物体,模仿摇手说“Bye-Bye”。故此题选B。
4.【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发育学-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第一节粗大运动发育规律-反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2)常见重要的原始反射包括拥抱反射、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手握持反射、足握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侧弯反射、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故此题选D。
5.【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发育学-第五章婴幼儿言语语言发育-第一节语言发育的规律-听觉器官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2)听力与儿童智能和社交能力的发育有关。出生时听力差;生后3~7日听觉灵敏度明显提高;3~4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7~9个月时能迅速看声源;12个月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随年龄增长声音辨别能力逐渐提高,如18个月能区别犬吠声与汽车喇叭声;2岁时能区分揉纸声与流水声;3岁时能区别“咿”与“啊”等语音;4岁时听觉发育已经完善。故此题选D。
6.【答案】B。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发育学-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第二节正常发育规律-生长发育规律的相关知识点。(2)人出生后第一年的运动发育取得非常重大的进步,特别是作为人类特有的动作:手的动作和直立的出现,标志着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第二年相对稳定。第三年有是迅速发展的时期。儿童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即不同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育还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从泛化到集中,从上到下,从近到远。故此题选B。
7.【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发育学-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第三节异常发育-运动发育异常的相关知识点。(2)肌张力低下呈现出蛙位姿势、W字姿势、折刀状姿势、倒U字形姿势、翼状肩姿势、躯干上凸姿势、头后垂姿势等。肌张力增高呈现头背屈、角弓反张、下肢交叉、尖足、特殊坐位姿势、非对称性姿势、上肢硬性伸展、手握拳、下肢内收内旋等姿势。故此题选D。
8.【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发育学-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第二节正常发育规律-脊髓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2)胎儿期,脊髓下端在第2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第一腰椎,在进行腰椎穿刺时应注意。婴儿肌腱反射较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也不易引出,到1岁时才稳定。故此题选C。
9.【答案】A。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发育学-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第三节异常发育-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知识点。(2)稳定性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脑瘫、脊柱裂、肢体残缺、脊髓损伤、脑外伤、外伤后截肢、脊髓灰质炎等。肌营养不良属于进展性运动功能障碍。故此题选A。
10.【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发育学-第六章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第一节认知功能发育规律-注意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2)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内容。注意是认知过程的开始,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基本形式。3岁以前的注意基本属于无意注意;3岁以后开始发展为有意注意;5~6岁后儿童能较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故此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