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济宁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9.04)
为帮助各位备考济宁教师资格考试,济宁中公教育整理提供济宁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发布 、报名、准考证打印、笔试成绩查询、面试阶段信息、资格认定等各阶段信息,请查看时刷新页面!获取更多备考信息请关注济宁中公教育官网或致电咨询热线:0537-2331255 |
|||
备考咨询加QQ 群 | 济宁中公各县区联系方式 |
【每日一练】
1.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
3.下列观念中,不符合德育原理的是( )。
A.“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故学生不能与品行不良的同学交往。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故教师要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
C.“有比较,才有鉴别”,故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可以使用反面教材。
D.“听其言而观其行”,故教师不宜要求学生犯了错误总要写检查。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行为
5.“平行影响”原则的提出者是( )。
A.马卡连柯
B.杜威
C.科尔伯格
D.波西瓦尔
6.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7.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多项选择题)。
A.人格感化
B.环境陶冶
C.艺术陶冶
D.座右铭
8.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多项选择题)。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讨论法
9.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判断题)
10.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事实说服。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德育过程中有很多矛盾,最基本的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体现了外在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但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片面说明学生不能与品行不良的同学交往,是不正确的。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明一个人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平行影响”原则是指通过集体来影响个人,通过个人来影响集体,由马卡连柯提出。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实践。
7.【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所以选ABC。
8.【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进行德育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陶冶教育法、道德修养法等。D选项讨论法是教学常用的方法,所以正确答案是ABC。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外界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这种矛盾在发展过程中就会转化为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所以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德育方法的概念,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所以该题正确。
济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欢迎关注济宁教师资格考试网
或关注济宁教师资格微信公众号(jnjszgks),及时领取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