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济宁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7.13)

济宁中公教育 2020-06-05 15:27:57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为帮助各位备考济宁教师资格考试,济宁中公教育整理提供济宁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发布、报名、准考证打印、笔试成绩查询、面试阶段信息、资格认定等各阶段信息,请查看时刷新页面!获取更多备考信息请关注济宁中公教育官网或致电咨询热线:0537-2331255

备考咨询加QQ群 济宁中公各县区联系方式


【每日一练】

1.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 )。

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2.下列选项中,比较准确的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

A.各因其才

B.开而弗达

C.学不躐等

D.人不知而不愠

3.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教育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4.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

5.在古代的学校中,普遍存在着重文轻理的倾向,文科(包括神学)构成课程体系的中心,包括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人文学科以及语言、文字等工具学科,与生产力直接联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所占比例甚微,某些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也往往是为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与哲学观念。到了产业革命以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随着各门自然科学逐一地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各自构成独立的科学体系,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得到迅速拓展。这体现了( )。

A.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C.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D.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6.常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看科普书籍,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还印成小册子发给同事。这说明常老师具有( )。

A.校本教研的意识

B.课程开发的意识

C.课程评价的意识

D.校本培训的意识

7.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沛西·能

C.勒图尔诺

D.华生

8.教育起源说中,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生产属性

B.教育的社会属性

C.教育的科学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9.( )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A.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B.国家机器的产生

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于整理达到一定水平

10.詹老师上课前都会认真备课,然后将准备的知识点在45分钟的课堂上一一向学生详细讲解,然后布置作业并认真批改,但研究室主任在年度考核中对她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观念陈旧”,詹老师觉得很委屈,她觉得自己已经认真细心地备课,准备的课件信息量也非常丰富。假如詹老师欲转变其陈旧的教学观念,则其努力的方向不包括( )。

A.从重视教师的教法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学法

B.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视能力培养

C.从重视继承转变为重视创新

D.从重视感情培养转变为重视智力发展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启发式教学思想。《学记》中有一句话“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教师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各因其才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学不躐等强调循序渐进原则;人不知而不愠意思是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与不明智的人相处,我也不烦恼。故本题选B。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是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秩序,二是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强调教育活动既要遵循这些自然、普遍的秩序、规律,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备选项A和C均为夸美纽斯教学理论中的具体教学原则,备选项B则是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讨论道德教育时所提出的一项基本教育原则,只有备选项D才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差异,且经济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故本题选B。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制约包括:(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题干中有“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人文学科以及语言、文字等工具学科”、“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等明显的关键词句可以推知本题答案为C。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能力。常老师的做法体现极强的课程开发意识。因此,答案为B。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关于教育的起源学说中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C项,勒图尔诺即音译过来的利托尔诺,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两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故选B。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学校产生的条件包括:(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进行教育的工具和内容,以及进行文字教学和传授知识的社会需要;(4)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故本题选C。

10.【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包括:(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故此题选D。

济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欢迎关注济宁教师资格考试网

或关注济宁教师资格微信公众号(jnjszgks),及时掌握考试资讯!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