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济宁医疗卫生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资料: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是指从大脑皮质至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效应器的神经联系,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两级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为位于大脑皮质的投射至脑神经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出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为脑神经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细胞。躯体运动传导通路主要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锥体系的上运动神经元由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他类型的锥体细胞以及位于额、顶叶部分区域的锥体细胞组成。上述神经元的轴突共同组成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束称皮质脊髓束;止于脑干内脑神经运动核发出的纤维束称皮质核束。
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所有传导路径,其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皮质(主要是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
锥体系损伤都可引起其支配区的随意运动障碍—瘫痪。锥体系的损伤表现可分为两类:
损伤类型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肌张力 | 深反射 | 病理反射 | ||
上运动神经元 | 随意运动障碍;浅反射消失 | 增高,痉挛性瘫痪(硬瘫) | 亢进 | 有 |
下运动神经元 | 降低,导致肌萎缩 | 消失 | 无 |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祝大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多备考干货,小编会在本网站持续更新,机智如你,赶紧Ctrl+D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