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济宁公务员遴选面试每日一练(4.9)
【模拟试题】
为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某市颁布法规,规定被救助的人如果主张他的损害是救助人造成的,或主张救助人在这个过程中,未尽合理限度义务加重其损害的,应当予以承担举证责任,救助者没有必要再自证清白。对此规定,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通过立法保护善举,明确规定谁主张,谁取证,有利于保护救助人的合法权益,阻止“见义不为”的冷漠行为蔓延,防止“恩将仇报”的不当索赔,弘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当前,由于法律不健全、不完善,好人善举面临着被诬陷、流血又流泪等风险,以至于遇到老人倒地后,人们会陷入扶不扶的纠结和困惑中。虽然有关助人行为的相关法律条款在我国民法等法律中已经有不少规定,但大多都是原则性的规定,相对也比较零散。该市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救助者无需自证清白,一是可以让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变得更加具体,二是将原来比较零散的条款集中到一部法律法规中,有助于广大群众理解与接受,也让执法人员执法更具操作性。该规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道德问题,这也给有心做好事的好人吃下一颗定心丸。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不断呈现,道德建设不容乐观。在这种形势下,尤其需要法律来保护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让善举受到肯定,让好人能有好报,进而鼓励更多的人不仅愿意而且敢于伸出正义的温暖的双手。
当然,“徒法不足以自行”,不可能仅仅依赖一部地方法规就能彻底解决“好人难做”的尴尬。这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道德问题、社会问题,除了立法技术的完善、司法公正的实现,还需要法律与道德的坚守与互动。因此,要想使这项规定真正落地,一是要扬善,政府应加大对救助者的表彰和保障力度,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把重点放在建立社会保障、国家救济等制度上;二是要惩恶,对于诬陷讹诈者应该严格依法追责,形成有影响力的案例;三是要专业,普及救助常识,提高公众的救助能力,减少因救人不当带来的不良后果,使更多人加入到专业救助队伍中去。